星期日, 3月 19, 2006

3/18 輪車術原理與技巧實習一檢討報告


106外環道輪車實習 Posted by Picasa

輪車術原理與技巧實習一檢討報告

時間: 2005年3月18日(六); 0700-1030
地點: 106縣道外環道(北二高北宜高聯絡道); 台塑加油站至石碇休息站段來回
場地描述: 從台塑加油站往雪山隧道方向, 在雪山隧道交流道前迴轉, 回到台塑加油站為一圈. 往雪山隧道方向為微上坡, 折返為微下坡.
距離: 單程約4.5 km
氣候: 晴天, 炎熱
練習項目: 團隊速度控制以25 km/hr開始, 每圈增加3 km/hr每人在前頂風10-20踩踏圈數; 著重退下後回到隊伍中的技巧
參與人員: 黃宏鈞(講師)、李宗霖(助教)、陳俊宇(助教)、曾行中、曾偉仁、沈至豪、孫晉崴、黃建普、馬彼得、馬浩軒、吳俊峰、張達勝,共12人

值得嘉獎處:
1. 全程未有人摔車受傷
2. 從25 km/hr的平均速度進步到31 km/hr
3. 最後全部人員都會自發使用手勢及口令提醒隊友
4. 參與人員提供的建議對課程的進行十分有幫助
5. 感謝所有參與人員幾乎全程參與, 幫助後加入的人進入狀況

應該改進處:
1. 速度越高, 在前頂風的時間應越短, 同時也讓退下的一排人(休息排)較有機會休息(因為退下的人在前面仍有人頂風)
         我們練習的隊形

         理想的隊形

2 為了避免退下的人之前輪被即將退下的人的後輪掃到, 退下的人在前後輪不重疊時應喊”OK”的口令
3. 為了避免退下的人在插回頂風排時不小心落後太多, 頂風排的最後一人看到他時應喊出”尾巴”的口令
4. 手勢及口令永遠不嫌多, 每個人都應該覆誦頂風者或隊友所提供的狀況

練習狀況描述:
  原先安排0700-0800是帝大水族的練習時間, 0800-1000為實習的時間. 結果我在0700時到達台塑加油站, 兩位助教及兩位曾先生已在場. 0715無他人前來, 於是我們就先開始練習, 而這對之後的練習證明相當有幫助. 我們發現, “停車”、”左右轉”、”障礙物’、”換首”的手勢對安全十分有幫助, 但是更重要的是, 隊中的每個人都有義務把手勢一個接一個傳下去.
  0800-1000之間陸續加入了其他的人員, 雖然人數越多越難產生默契, 但是好在有開始熟悉的人員幫忙, 所以新加入的人員很快也進入狀況. 此時我們體悟到為了避免退下的人在插回頂風排時不小心落後太多, 頂風排的最後一人看到他時應喊出”尾巴”的口令. 在這之後, 我們整體的速度逐漸提升, 証明了我們的默契逐漸發展出來了. 但是到了0900之後, 在靠近石碇休閒站開始有了上北宜高的車潮, 所以我們不得不在1030結束此次有意義的實習活動.
  練習之後, 我們發現隨著速度越高, 在前頂風的時間應越短, 同時也讓退下的一排人(休息排)較有機會休息, 因為退下的人在前面仍有人頂風. 而我們練習時的隊形比較接近直線, 而不是一個轉動的履帶, 代表每個人頂風的時間是相當長的.此外我想到為了避免退下的人之前輪被即將退下的人的後輪掃到, 退下的人在前後輪不重疊時應喊”OK”的口令.
  另外, 106外環道有不少交通號誌, 為了安全起見我強烈要求在紅綠燈不論是否為紅燈, 皆要減速. 但是即使為紅燈, 頂風者如果看到無來車, 可以繼續小心地前進, 可以減少對練習的干擾.
  此次練習除了感謝兩位辛苦的助教全程參與幫忙外, 也要感謝所有參與人員的建議及合作, 讓課程進行地十分平順. 還有兩位騎登山車參與的, 花比別人更多的力氣在騎, 精神可嘉.

對下次練習的建議:
  106外環道適合作為低速的輪車練習場地, 因為交通號誌多, 而車流量亦不算少, 距離亦不足夠. 如要再提升輪車的速度, 最好是移師至北海岸金山至三芝段(單趟約20km). 此外我們亦可練習追擊逃脫集團, 把人員分成4比6的比例, 4為逃脫集團, 6為追擊集團. 不過為了人員的收整, 建議在金山, 王公橋及三芝作為收攏點. 不論是否追上逃脫集團, 所有人都在收攏點集中一次, 然後換組.
  然而要培養默契較易在低速下產生, 所以最好在106外環道練習幾次, 再嘗試到北海岸練習. 另外到時候可能需要汽車編組, 幫忙把人車載到金山, 以節省體力於練習用. 希望4/8(六)就可以到北海岸練習.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<< Home